大阳城集团娱乐网站app666创新“高原氧调”理念对抗高原缺氧威胁

  新闻资讯     |      2024-03-05 21:19

  大阳城集团娱乐网站app666创新“高原氧调”理念对抗高原缺氧威胁,一个神秘而古老的地方,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文化繁荣,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的蔚蓝天空、雪山青草令人心生向往。然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中氧气分压只有平原地区的40%-50%,一直是影响高原人民,特别是援藏干群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央高度重视高原反应给高原人民和援藏干群带来的挑战,为了解决高原缺氧问题大阳城集团娱乐网站app666,促进高原供氧技术发展,规范高原供氧装备市场提供法律依据,由肖华军教授团队牵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5414-2017《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氧调)要求》于 2017年12月29日正式颁布实施。

  高原供氧标准颁布一年来,肖华军教授团队围绕高原氧调标准知识普及与标准宣贯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他们先后数次到拉萨、山南,组织制定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设备设计、安装和验收等配套标准。此外,在他们的积极介入和全力推动下,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制的《DJB 540004-2018自治区民用供氧工程设计标准》和《DJB 540005-2018自治区民用供氧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相继颁布与生效。这一系列的标准出炉,标志着高原地区供氧工程有了法律依据。

  2010年春,省自治区准备筹建“航空”,面临着当时世界性难题之一的飞行员睡眠缺氧问题。如何让高原执飞的飞行员能够对抗睡眠缺氧,夜间休息好,随时能够驾机起飞,成为航空筹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筹建组委托当时正在从事航空供氧生理学研究的肖华军教授,来解决这一关键性难题。肖华军教授受命之后,潜心钻研,运用航空生理供氧等效理论,通过供氧提高呼吸气体中的氧分压,降低高原环境的‘海拔’高度,让飞行员身处高海拔高度,睡在低‘海拔’环境,保证了飞行员夜间睡眠效果。

  在航空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自治区重点科研项目“高原弥散供氧系统的研制”通过验收,得到应用。研究结果与应用为自治区“航空”的成立,高原空勤人员的供氧防护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航空建造了国内首个“空勤高原富氧宾馆”,为航空的成立献了一份厚礼。自治区举办航空成立庆典大会和首航日活动,肖华军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活动,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高原弥散供氧系统为降低不同生理等值暴露高度,不同规格人工富氧环境的工程建设奠定了生理基础,为飞行员急进高原缺氧保障,高原医学缺氧防治,高原旅游开发,赴高原工作和部队高原供氧建设等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广泛的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用价值。在此基础上,肖华军教授还提出了高原 “氧立方”(空勤综合生活区弥散供氧)概念。他指出,高原缺氧的根本原因是分压降低,对抗高原缺氧,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供氧。

  经典的临床高原医学认为,高原缺氧只能靠适应。对急进高原缺氧,要逐渐增加高度阶梯适应。然而,现代快捷交通手段的广泛应用,急进高原工作、旅游和执行任务的人群越来越多,原有的阶梯适应理念难以适应新的情况。肖华军教授提出高原适应是有海拔高度限制的,过高的高度,过长的逗留时间,会造成器质性损伤,即使高原世居人群也是如此大阳城集团娱乐网站app666,如果有条件让他们也用富氧,改善其睡眠时的缺氧状态,会显著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有效延长他们的寿命。

  2015年4月30日,肖华军教授在拉萨会议上开创性地提出“高原氧调”和“青藏氧调”的概念与设想,进一步完善了高原弥散供氧理念大阳城集团娱乐网站app666,克服了传统阶梯适应理念缺陷,通过运用空气分离制氧供富氧技术提高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氧分压,降低高原缺氧反应,减轻缺氧疲劳,提高人员工作能力。“高原氧调”理念在《航空供氧防护装备应用生理学》专著中刊出,并得到了《气体分离》、《航空军医》等杂志的专题报道。2015年7月,美国科学院院士John B. West教授在美国应用生理学杂志刊出相关文章,也呼应了肖华军教授的观点。

  在肖华军教授的推动下,由原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现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制定的国家标准GB/T 35414-2017《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氧调)要求》历经五年艰辛,于2017年12月29日,获得颁布实施。北京科技大学刘应书教授,国家标准研究院赵朝义研究员等行业专家为标准的制定贡献了重要力量。

  标准制定后,肖华军教授又与中国城市住建厅分院副院长兼总工朱文德,海博瑞公司副总经理郭芳等人合作,推动了地方标准《DJB 540004-2018自治区民用供氧工程设计标准》和《DJB 540005-2018自治区民用供氧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制定与颁布,为规范自治区高原供氧工程市场和秩序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撑。

  “高原氧调”标准的制定是军民融合发展为青藏高原社会贡献力量的典范。通过空气分离的制富氧“氧调”技术,让“高原氧调”像家用空调调节室内空间温度那样,调节高原地区室内空间的供氧水平,降低高原人群室內空间的“海拔”高度,减轻高原缺氧对的影响,提高高原人民的健康水平,延长生理自然年龄,让援藏干群和久居高原的大众受益。

  我国海拔最高乡普玛江塘人均寿命不到50岁,2016年,普玛江塘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110元,下辖的6个行政村,全部脱贫,在众多乡镇中率先脱贫摘帽。脱贫成功,高原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限制高原人民寿命关键的供氧问题却还没有得到改善。在拉萨高原产品发布会上,在给援藏干部健康讲座的报告会上,在历次高原供氧标准的讨论会上,在大学研究生讲座的课堂上,肖华军持续不断地宣讲“高原氧调”理念,推动标准的实施,致力于让脱了贫的高原人们享受国家繁荣富强的成果,享受与低海拔高度人民同样的幸福生活,延长他们的寿命,让他们活到60岁,70岁,80岁,甚至更长。

  为此,肖华军教授联合大学医学院崔超英教授等专家,通过宣讲等形式,鼓励和倡导社会各界慈善公益组织和个人,尽快捐赠解决高海拔地区人群供氧保障问题。目前,已有多名富有爱心的企业家积极响应,浙江楼百根就是代表之一。

  12月22日,在给援藏干部健康讲座的报告会上,肖华军教授再次提出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开展进藏前体格筛,避免和杜绝不适合高原工作的人员,带病进藏,给工作、生活、家庭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援藏干部顺利完成组织交给的援藏任务提供健康保障。早在2000年,商务书馆一名援藏干部,到了拉萨就头痛,胸闷,卧床不起。不得不多次请假返回平原。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他不理解,给他心里造成很大压力。续假没有充分理由,协和医院推荐他找到肖华军教授。经过低压舱模拟高原3500米海拔,发现患者心电图频繁早博,形成二联律。原因找到了,一两年领导和同事的误解消除了。此事引起肖教授的关注,他提出,人群中有部分人身体体格不适合高原活动,应当利用低压舱的实验环境,建立进藏人员体格筛方法和标准,保障援藏干群的生命安全。

  30多年以来,肖华军团队夜以继日,潜心钻研航空飞行员高空供氧应用生理学问题,厚积薄发,硕果累累,他将雄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到高原地区室内空间供氧国家标准的制定与贯彻是近几年的行动。他倾心青藏高原、矢志不渝,为破解高原反应威胁,维护高原人民健康,保证援藏干群生命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